邢立宏

2017/10/13 14:24:18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艺术家

个人简介    

邢立宏,1955年出生于天津武清,1978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师从孙其峰、溥佐、霍春阳等名家,善写意花鸟,精山水,长于隶书。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装帧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副总编,《中国漫画》主编,南开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南开画院副院长,中国流行色协会会员,津门书画院常务理事。


主要艺术成就

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级展览,并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举办个人画展,多幅作品为海内外藏家、档案馆及企事业单位收藏。有《邢立宏画集》、《百虎谱》、《百鹰谱》等多种出版物问世。书画作品及艺术理论收入多种典籍,并在多家媒体发表。其艺术成就为许多媒体介绍,并有《厚积博发尽芬芳》专题片在天津电视台播放。2008年10月“邢立宏花鸟画展”在济南美术馆举行。

邢立宏是一位造诣很深、学养丰厚、极有发展潜质的写意花鸟画实力派画家。他尊崇传统,又博采众长,其作品既有学院派的精工细琢,又有传统文人画风的灵动飘逸;既有吴、齐之风,又含八怪之韵。他长期从事大型画册的编辑工作,有幸近距离欣赏大量名家真迹,遍览历代书画典籍。并有条件和众多国画界名流往来切磋,研讨交流,这就使他对传统国画的研究创作有了高屋建瓴、得天独厚的优势。他孜孜不倦地从传统中汲取营养,又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终于厚积薄发,成为当代写意花鸟画的后起之秀。他的作品立意清远,构图精妙,线条流畅,?意境幽雅,格调秀隽,充满了对生命的礼赞,讴歌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展现了一种相互包容又蓬勃向上的时代风貌。

在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这里的人们常会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他长期负责画册的编辑工作。虽然工作很繁重,但他仍能利用百忙的空隙,对绘画艺术进行探索与追求,他就是现任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副总编的写意花鸟画实力派画家邢立宏。

邢立宏1955年出生于武清豆张庄镇来家庄村,1978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师从孙其峰、溥佐、霍春阳等名家。他善写意花鸟,精山水,长于隶书。他尊崇传统,又博采众长,他的画作中既有学院派的精工细琢,又有传统文人画风的灵动飘逸,有吴、齐之风,又含八怪之韵。

邢立宏笔下的花鸟图,花色明丽清新自然,鸟儿或展翅嬉戏追逐,或停留驻足细细凝望。神态惟妙惟肖,姿态小巧玲珑,仿若正灵动跃然于宣纸之上,与所题之字相得益彰。他笔下的螃蟹形态逼真,他画的石巧夺天工,浑然天成。

作为津门六大家之一,邢立宏不爱名利。他孜孜不倦地从传统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又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最终厚积薄发成为当代写意花鸟画的实力派画家。他的作品立意深远,构图精妙,线条流畅,意境幽雅,格调秀隽,充满了对生命的礼赞,讴歌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展现了一种相互包容又蓬勃向上的时代风貌。他的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级展览,并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举办个人画展,多幅作品被海内外收藏家、档案馆及企事业单位收藏。他先后有《邢立宏画集》、《百虎谱》、《百鹰谱》等多种出版物问世。书画作品及艺术理论收入多种典籍,并在多家媒体发表。其艺术成就为许多媒体介绍,并有《厚积薄发尽芬芳》专题片在天津电视台播放。

邢立宏的绘画表现,是从自己的艺术实践中进行理性思考的独辟蹊径,他不仅认识到社会发展的快节奏给人们审美情趣带来的变化,更认识到花鸟画在繁杂躁动的现代生活里仍然有很大的社会基础。他抓住每一次机会深入社会,到生活中孕育创作的激情,到大自然中发现创作的灵感。乐观生活、积极工作、勤奋创作,使邢立宏的人生因充满了理想和追求而丰富多彩。那些平凡中的物象,经他之手便有了灵气,笔随意变,渗透着他的情感。

邢立宏不仅是一位颇具才情的画家,而且是一位业务精练的优秀编辑。他的现任工作和绘画创作,达到了和谐统一。多年来,他勇于开拓进取,扎扎实实,勤勤恳恳,在高档画册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仍然编出了很多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好书,所编画册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市级奖项,并被评为第四届全国优秀中青年编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正如教与学可以相长一样,邢立宏编画册,对丰富他的学识,提高理论水平和绘画技巧都有好处。他在长期从事大型画册的编辑工作时,有幸近距离欣赏大量名家真迹,遍览历代书画典籍,并有条件和众多国画界名流往来切磋,研讨交流,这就使他对传统国画的研究创作有了高屋建瓴、得天独厚的优势。

邢立宏深知,优秀的作品是作者的人格、情感、学识和功力所铸就的。画家要下真功夫,才能使作品达到一定高度。正是这种坚韧而温厚的性格,造就了他那真、善、美的作品。

我们衷心祝愿他的艺术不断升华、不断进步,创作出更多的精品,奉献给社会。

绘画作品表现的是画家的立意,反映了画家的审美,气韵生动与否反映了画家的文化品位,而体现“气韵生动”最终要归于画家如何用笔。因此“立于本意,而归乎用笔”讲到了画家的实质,如此丰富之意需要笔墨来完成,相反,笔墨也具有丰富和无限的精彩之意。

我市著名花鸟画家邢立宏就属于意韵合和的学者型美术家。邢立宏的画风基本上属于小写意,但他能集众家之长而参己意,敢于在泼墨大写之中加以宋元和没骨法之工致,文质相兼,雅俗共赏。他的画作往往给人以“气象万千”之感,有重大沉浑,有飘逸悠扬,有浓墨淋漓,有渴笔枯墨,有没骨清新,有率意潇洒,笔墨多变,情随意迁,平中见奇,目成心付。多年的美术编审工作使他有机会参阅大量的古今名作,故而对绘画的“眼力”特别高。“眼力”高则手高。如邢立宏画荷,花求大千之洒脱,叶揉八大山人的藏锋和泼墨,梗取缶翁圆笔篆法,水草则拟李方庸兰叶生辣之笔,没骨和双勾两法兼用,“杂”而能交融于“一”,形成了邢立宏构图严谨、墨味十足、设色舒适的自家风格。

如何将传统的工笔和没骨花鸟画的审美观和意识流融于自己的画作中来,邢立宏对此做了大胆的尝试。他秉承“多学,改造,大成”的通则,泛学多似,“混血”后形成“新种”。笔者曾亲身目睹邢立宏当场作画《秋蟹图》,画中缺少了清新的色彩,采用局部水破墨的流动效能,打破传统石色用法,随墨运笔,以笔带墨,因势利导,干湿相参,然后以笔力强其骨,贯其势,几只鲜活的墨色河蟹跃然纸上。

悬其画作细细观察,八尺纸幅的画面古质清丽,沉浑淋漓,骨法雄奇,富有大写意的气魄,受到了美术界和专家们的好评。如果说张大千的泼墨泼彩画受到了西方流动画派的影响,那么邢立宏则兼收了张大千和西法之长滋养自己。

目前邢立宏正着手准备建国以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画家作品展,这是一项很具“工程”规模的展览。邢立宏虽已退休,却应邀筹划,此展览将由他担纲。在与邢立宏的交谈中,他不止一次强调,中国画的继承和创新“应立足于民族精神,放眼世界。中有西无者必守,中无西有者择益吸收”。我认为,他是找到了横向移植、纵向寻根的交汇点,找到了在民族传统基础上创新的一条重要途径。作者系艺评家、中国收藏家理事会理事、中国古字画鉴定委员会委员

   



相关视频    

2017/10/13 14:24:18 次浏览

相关作品    
  • 作品

  • 中秋时节

  • 仙石鸳鸯

  • 螃蟹

  • 八蟹图

  • 白梅双雀

  • 春意十分

  • 高瞻远瞩

  • 陆游诗意

  • 秋蟹图

上一个:杜希贤

下一个:王山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