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辉,1958年出生于天津,1982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曾任天津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教学副院长。现任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实验水墨研究所副所长兼秘书长。著名画家孙奇峰先生入室弟子,现居上海,长期从事传统写意水墨和当代水墨作品创作。水墨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今日美术馆、湖北美术馆、内蒙古美术馆、上海文史档案馆、朵云轩等国内外美术馆、画廊和收藏家收藏。
曾作为公派高级访问学者赴香港理工大学纺织及成衣学院。并赴捷克共和国布拉格美术学院、查理大学讲学,应邀赴德国门兴格伯拉赫应用科技大学访问及讲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文化部主办的赴美国纽约——“中国文化美国行”活动中,出任艺术总监等。曾多次担任“兄弟杯”、“中国国际青年设计师作品大赛”、“中华杯”中国服装设计大赛、“新人奖”中国服装设计师大赛、“中国模特之星”设计大赛、“中国十佳设计师”、“金顶奖”、“大连杯”中国国际青年时装设计大赛、中国服装院校优秀毕业生创意设计作品大赛、中国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选拔赛、世界超级模特选拔赛、全国三好杯学生装设计大奖赛、全国都市女孩礼仪小姐选拔赛、首届中国国际青年裘皮服装设计大赛等大赛评委、2008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礼服设计策划与评审。曾接受中央电视台、《服装时报》、《中国服饰报》、《中华英才》等国内多家媒体的专题采访及应邀作专题讲座。
出版中国服装高等教育“十五”部委级规划教材《服饰图案设计与应用》、《服装画技法教程》、《服装造型美感设计》、《服装画技法教程》、《美术高考应对宝典》等专著。音响教材《服装画技法教程》曾荣获国家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署“第二届全国优秀教育音响制品奖”——二等奖。此外,论文与作品曾多次发表于《装饰》、《美术观察》、《国画家》、《敦煌研究》、《中国书画报》、《美术界》、《艺术研究》、《流行色》、《青年视觉》、《魅力》、《艺术与设计》、《美术&;设计》、《今日上海》、《装饰科技》、《服装与纺织品》《生活指南》等杂志。
陈建辉当代水墨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
“《水墨之维》——陈建辉当代水墨画展”于2011年9月13日至9月26日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展出[1]。30余幅精心创作的水墨作品,为艺术爱好者们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从画家独到的视角,解读宇宙世界的生机、秩序、格局及内在的韵律。其中,《尘》《生命之旅(之一)》《生命之旅(之二)》三幅作品正式被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为此次个展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这三幅作品呈现了陈建辉先生水墨作品的独特风格,大胆留白与浓墨淡彩之间,虚实相生,噫韵贯穿,其笔法气定神闲。正如著名没数评论家邵大箴先生所评价:“他的现代水墨画既接收了西方抽象主义绘画的不少元素,又从传统绘画中吸收了营养,形成了有自己面貌的图式。他的绘画介于理性抽象与感情抽象之间,还具有明显的传统中国画的意象特色。他画面中的一些隐喻、暗示和象征的符号或图像,与中国的自然、哲学和文化典籍有内在的联系。”
陈建辉水墨戏画
雲中子
陈建辉,1958年出生于天津,1982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曾任天津工业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现任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实验水墨研究所副所长兼秘书长。著名画家孙奇峰先生入室弟子,现居上海,长期从事传统写意水墨和当代水墨作品创作。水墨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今日美术馆、湖北美术馆、内蒙古美术馆、上海文史档案馆、朵云轩等国内外美术馆、画廊和收藏家收藏。陈建辉师承名家,在水墨艺术研习初期,又得益于萧朗、爱新觉罗溥佐、霍春阳等艺术家的指导和影响,从而打下了坚实的传统水墨绘画基础,积累了深厚的艺术修为。伴随着个人经历与创作环境的变更,他进一步吸收西方美术创作的特征和方法,使作品从结构、形制到笔墨技巧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从思想上升华了以水墨表达时代感受的追求。由于艺术素养和水墨技法始终走在正典的道路上,陈建辉在水墨创作中的探索和实践也就有了内在的学术支持。在他的抽象水墨作品中,传统水墨画的疏密、浓淡、开合等语言规律成为表像后面的视觉结构支撑,写意性的笔墨自然而然地从具象造型向抽象表现转换,呈现出他独有的水墨语境的力量。
绘画语境的生成源自创作的动机,陈建辉水墨创作则是源于他对天地时空和世间万物的深度关切与体察,也是使心灵与自然相接的结果。在他的作品中,来自精神世界的意象与关于宇宙空间的想象迭合在一起,幻化为天地之间气息的吐纳与流动。他的作品产生于如禅宗顿悟般的觉性,在心连浩宇、思接寂寥、吐露自己情感的刹那间,笔底晕化出自由的意态,在超时空的情境之中悬浮与弥漫。这种非具象的语言,伴随着线条的随机延伸和墨点的跳跃与浮游,诠释了他敏感的心灵和冥想、空灵的气质。
长期生活于上海大都市的陈建辉用独特的艺术方式避开了外界的喧嚣,驻守在自己心灵世界的他始终拥有着一份对生命的关怀,他在画面的形象如他自我独立的身影和象征,使大宇宙与小宇宙通过视觉的组合形成了内在的对应。他笔下的日月流光,能够将人引入灵秀之境,超然世外,蕴含着强大的生命力和穿透力,透过宁静而深邃的画面将"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传达给观者,细细品读,耐人寻味。
陈建辉的水墨戏画作品独树一帜,作品既呈现了他对传统水墨在当代的探索,也显示了他对宇宙、自然和人生的宏观思考,运用宣纸的肌理和材质,大面积的留白、多层次渲染、反复叠加、虚实交错,使观者似乎可以穿梭时空、瞬间步入戏画人物的场景里。画面精彩地表现了历史的纵深感、空间的气氛感,历史尘埃苍茫零落、飞逝而过,飘散虚无......戏曲人物似清晰又似模糊,在静态的画面里,描绘出了多彩的动感瞬间。
每每观赏陈建辉的戏画《霸王别姬》,画面里虞姬在生命最后的那句"丈夫义气尽,贱妾何聊生"的悲歌,似乎就响彻在耳边,整个画面似乎凝固在两千多年前的时间里。
陈建辉的水墨戏画画面充满视觉张力,五味杂陈而又气象万千。正是这些画面,传达了陈建辉在不同环境之下的情感寄托,在不同时期呈现出新的内容和变化。
正如陈建辉所言,创作给了他无限的空间,使得他的理想、内心世界的感慨、感动和感悟得到畅快淋漓的表达,勾勒精致而细腻的线条,宁静通透的大面积留白,墨色层次晕染,重彩亮色点拨,以及大胆的破坏性笔触和渲染,不仅记录了他在创作过程中的灵感捕捉、自我思辨与沉淀、历经挣扎痛苦而达到的快乐和释然,更是他心灵的写照,包含了对人生、对自然以及对生命的热爱、思索和追问,空灵而美好,坎坷并颠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