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简历】
李星赋,笔名纯一,1972年生于广西桂林。
现为桂林漓江画院山水画创研部副主任,中国民盟盟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2002年就读于北京画院,师从著名画家王文芳、王明明等导师。
2008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创作院研究生课程班。先后师从导师张复兴,程振国,刘牧等著名画 家。
2008年作品《守望》入选首届中国山水画艺术双年展(中国美协主办)
2008年作品《一溪寒水映家山》入选纪念刘少奇百年诞辰中国画名家书画提名展
2010年作品《深山清月》入选第六届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
2010年作品《一方静土》入选第二届中国山水画艺术双年展,
2011年作品《大壑秋声》入选第三届江南文化节-大痴情缘——记念黄公望中国山水画展(中国美协主办) 并被江苏常熟美术馆收藏。
2012年作品《大壑心声》入选“八荒通神”首届哈尔滨美术双年展
2012年作品《田园寄语》入选“翰墨新象”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获最高奖优秀奖(中国美协主办);作品《古韵》入选“画说武当”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获最高奖优秀奖(中国美协主办)
2013年作品《大岳赞歌》入选“重温经典”娄东(太仓)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
2014年作品《一溪寒水出幽壑》入选“墨韵岭南”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国美协主办)
个人评述及作品在《中国画廊》、《国画经典》、《画界》、《美术论坛》、《美术报》、《北京画刊》等多家刊物发表。出版有《大壑心声--李星赋山水画专辑》、《当代中国画名家--李星赋作品选》。多幅作品被美术馆及海内外人士收藏。
【艺术评论】
与星赋相识应当是2008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班期间,他少言寡语为人真诚,作画非常认真是留给我的第一印象。之前于2002年初次来京于北京画院王文芳先生的班上就读。近些年来于我交往较多,故此,了解的也就更多了,对他所选择的求学道路产生了诸多的肯定。首先他出生于广西桂林,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世人皆知,尤其桂北是画家共识的写生佳处,因此灵秀润泽滋养着画家的心境,古人多有“地灵人杰”之叹。当步入云烟冥晦的大自然中,观高岭众壑均仪态万千,随行移步中胸襟自然宽扩而生成无穷之趣。星赋所作山水画流露出缜密秀润的一股气息而充分体现着对大自然睿智的解读,只有自身融于其中才可受到大自然对你的一丝眷顾,从而验证了前贤所倡导的“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念。
中国画是综合知识元素组成的一门艺术,她是以立方体形态呈现的,每一体面都散发出的光彩,共同的光彩交织在一起成就了其完整的艺术语言,只有完整的艺术语言方可产生真切的话语权。星赋多年来无不遵循这一法则伴随自己不断地稳步前行着。仰视传统而运用慧智能够从中遴选出最佳的元素而惠及自身。中国传统艺术理念无论是对笔墨的运用和理解以及对不同时代的审美时尚的研究,逐渐为自己所选择的艺术追求厘清出一条可行的路径,路径还须自己选择和创造而步入其轨。古人曾主张“迁想妙得”,迁想应借助于大自然注入情感,通知思维使思绪纵横驰骋,进入一个“荡思八荒,游神万古”的妙得境界中。这亦是艺术家不可缺失的一种境界。星赋能够运用这种思维方式以中国山水画的表现形式向世人展示其内容,可谓为自身的开悟注入了有益营养。
近些年来伴随经济的腾飞带动着艺术领域中各门艺术的发展,发展中也显现出这样那样怪现象的产生,传统的,现代的,受西学影响的,林林总总至使艺术标准的混乱,年青一代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茫然,星赋能够用非常清醒的慧眼环视一切,选择出适合自身发展发挥的一条正确道路,尊重传统,深入自然,使之相顾互融,置身于一个大空间里自由开拓。近几年来他的创作入选全国性大展屡屡获奖足可说明了这一切。与其说是年青一代的希望,不如理解为中国美术事业发展大势所寄予的希望。
星赋新作欲编辑成集,这是值得庆幸之事,每位画家在成长过程中出版画集属于阶段性的小结,不断地进行小结从中窥得长短处,更有益于自身得发展,这还要继续奋进而“更上一层楼”。
漫将灵妙赋苍古
——李星赋山水画欣赏
李新平
灵妙与苍古,本是国画审美的两个不同风格的概念,而北京画家李星赋却以其灵妙的笔墨、灵妙的才情绘写出了自然山水的苍古之气,成为当今中国山水画坛的一束奇葩,也成为我着意欣赏和研讨的一种画风。
李星赋出生于山水甲天下的桂林,自幼便深受大自然那清美灵秀之气的熏陶,并因爱好认真研习中国山水画。多年来,他靠自己的心血和灵气,努力将古人的文化精神、笔墨技巧吸入自己的身体,并在多年打拼之后又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和北京画院,师从王文芳、王明明、张复兴、程振国、刘牧诸名家,以期开阔眼界,登高望远,更上一层楼。赏其近期画作,苍茫高古、逸气廻荡,山水云树、线条灵动,墨韵苍润兼备,皴擦勾勒皆得古法之妙。从其高古取法中很能体悟到黄公望、倪云林、王蒙、董其昌,石涛、龚贤和黄宾虹、李可染的高古的笔墨和意境,体悟到他与古贤相交相融的心灵。赏其《杜甫诗意图》:重笔浓墨下的山川气息深厚、气韵恢宏、峰峦悬空、山奔海立,期间又杂以云涛流水、小桥民居,使浑厚苍古的画作间又生发出一派清灵之气,既令人赏析到王蒙、黄公望、龚贤、黄宾虹、李可染高古的笔墨和取势,又能领悟到米蒂、倪云林、董其昌的意境和文心,再题上“仲夏多流水,清晨向小园。碧溪摇艇阔,朱果烂枝繁”,“始为江山静,终防市井喧。 畦蔬绕茅屋,自足媚盘餐”的杜甫诗,在古风古意古韵的满幅弥扬中彰显出了画家那高古的笔墨技法、深厚的传统功力和高雅的田园逸趣。
李星賦在师法古贤的基础上更注重师法自然。他认为,只有深入到大自然之中,亲身体验自然生成的山水丘壑,才能获得画中的意境,才能把在古人那里学到的东西发挥到极致。多年来,他遍访祖国名山大川,尽情吸收着大自然的营养。他畅观山川风貌,倾听天籁松风,采天地之灵气,融万趣于神思,凝情感于毫端,靠写生得来的心灵感悟,着力营造着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他凭籍自己对大自然的灵悟,一扫古人的萧索荒寒,在不失现实生活根基的情况下,以古人的图式、章法、结构,把自己心中得来的自然意象符号,通过笔墨而化育成了一种精神的寄托与载体。赏其《清人诗意图》:他借助对山村一角的对景写生,绘写出雨后夏日青山翠秀、碧树浓荫、清溪涌瀑、满目生机的蓬勃气象,而后又添一叶渔舟远江垂钓、几只山羊漫步板桥之田园雅趣,再题上一首清人的田园诗,更是令人陶醉其中、乐而忘返。 纵观李星賦画作,其高逸之处还在于他用老庄哲学营造而成的山水意境,他认为:中国的山水画不是以真实的再现山水为目的,而是以山水为主要审美符号寄托生命理想,隐显着对生命崇拜的“情结”, 虽然理想与情结无形无迹,但其却能栖息在自然山水之中,能藏匿于水墨之中,所以,画家就应该用老庄之理来以画媚道,将山水视为宇宙的自然符号并推及生命,感悟自由精神之意境。他把老庄的“形神兼备”、“涤除”、“坐忘”、“化蝶”和“逍遥游”作为自己山水审美的思维理络,不拘山水之本性,而以生命为本来追求“神韵”、“气韵”、“风骨”、“象外”等自由精神境界,已期达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大道。赏其《静居深山听水声》:远景几处峰峦在涌动的云涛中飘浮,犹如蓬莱三山远现于瀛海,近景则山秀石美、林茂风清、石径清幽,民居参差、水流潺潺、天籁声声,满幅逸韵犹如一处世外桃源,给人们带来一片清幽,一片静雅,令人心旷神怡,陶醉画中。
同李星賦相识相交,大有画同其人之感,其灵妙的才情寓于朴厚的性格之中,品画识人,我便即兴吟出七绝一首,聊赠星赋道友以作留念:“漫将灵妙赋苍古,文韵逸风满幅生。悟道痴情庄老境,桃花源里赏丹青。”
李星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盟盟员。2002年就读于北京画院,师从著名画家王文芳、王明明等导师。2008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创作院研究生课程班。先后师从导师张复兴,程振国,刘牧等著名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