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珉

2018/1/9 10:37:33 人评论 次浏览 分类:艺术家

个人简介    

贾宝珉,1941年6月生,天津人。1965年毕业于河北艺术师范学院中国画专业。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花鸟画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天津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研究员。

贾宝珉教授是我国当代画坛中不可多得的一位花鸟画大家。无论在中国画的创作还是教学的领域,他都以自己数十年的身体力行,为繁荣我国花鸟画创作及教学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后来者作出了一种榜样的示范。天津的写意花鸟画有着延绵不绝的传统文脉,生长于斯的贾宝珉先生有着深厚的传统学养, 早在七十年代末,贾宝珉就随萧朗、孙其峰赴中央美院、中央工艺美院、广西艺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四川美院、湖北艺术院等处讲学、创作,得到了刘海粟、陈大羽、李骆公、以及李可染、许麟庐、黄永玉、叶浅予、李苦禅、黄胄等名家亲自授课指导。其作品造型生动严谨,笔墨洗练精到,设色单纯典雅,构图考究多变,意境清新、恬静高雅,诗一般的艺术风格。

作品多次在全国各省、市及美国、意大利、俄罗斯、新加坡、香港、日本等地展出。作品《秋获》入选东京“中国现代一流书画作品展”;《长寿》入选纽约“世界和平展”;《和平之使》入选莫斯科“中国中青年国画精品展”;《雄鹰》入选全国第七届美展;其书法作品《草书》入选“中国1990年赴日书展”;《一夜风雨》入选“全国首届花鸟画展”。作品《秋雨》入选2004年首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精品展。另有部分作品曾在《中国画》、《美术》、《迎春花》、《新作选》、《河南画报》等刊物发表,或收入《中青年花鸟画家作品选》、《佳作赏析》、《天津画家选集》、《贾宝珉花鸟画集》等,出版有大红袍《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中国画基础》、《花鸟画技法问答》等技法理论著作二十余册,另《花卉画法》、《禽鸟画法》、《蔬果、草虫、鳞介画法》三册由台北艺术图书公司----中文、英文、中英文对照三种版本彩色精装向世界发行。

2016年8月,在北京炎黄艺术馆举办《逸道无极》个人展览,共展出120多幅个人作品。

2017年8月由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贾宝珉写意花鸟画画谱》共十二册丛书,面向全国发行。


构筑写意精神 再现大家风范

        ——读贾宝珉先生作品有感

贾宝珉先生出自津门,是当代花鸟画坛最具影响力的画家之一,他的绘画作品是当代写意花鸟画中继往开来的一个典范。他弘扬了中国花鸟画的写意精神,以体正格清、大气俊秀的笔法营造了一个个闪耀着诗性光环,充满想象张力的大花鸟世界,而这,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画家日渐缺失的一个共性所在。所幸的是,读贾先生的作品可以给我们这样的精神慰藉。

贾宝珉先生扎根传统,落笔很见深厚的传统绘画功底,这得益于他对宋元以来的花鸟画传统的继承。宋画讲求严谨工致及精神上的高逸,元画则注重抒情达意,清代意笔花卉豪纵劲健,贾先生在他的创作中能够巧妙地将这几者融会贯通,他采前人之长,补己之短,海纳百川;他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终成一派。

博古通今是每个成功艺术家的必经之路,贾先生得到过许多前辈大师的真传,自幼便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他四岁学习书法,而后对花鸟产生兴趣,十六岁时便成为萧朗(王雪涛弟子)的学生,从此开始了正规学习写意花鸟画之路,可谓少年得志,大器早成。1959年他考入天津美院,成为李鹤筹、陆志清、张其翼、孙其峰等先生的学生。七、八十年代又得刘海粟、陈大羽、李骆公以及李可染、李苦禅、崔子苑、周思聪、许麟庐等名家的指导,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贾先生的写意花鸟画,造型准确,构图生动,富有意境,峻拔灵动的笔下有着深邃强大的审美感召力,他将山水和花鸟结合,拓展了花鸟的表现空间,作品既饱满又空灵,即洒脱又深沉。《空谷幽兰》、《雨意》、《晚秋》,一草一木、一花一鸟、一山一石在墨气氤氲中,渗透出一种宁静、通透的光泽,张扬出一种诗性的生命力之美,且富有生动流畅的书写性,他以书入画,用笔松动灵活,张弛有度,仿佛自然天成,而细看则十分严谨,勾勒、皴染中功力尽显。整体营造出大气高雅、清澈澄明的大花鸟意境,风骨尽显。在这样的花鸟画世界中徜徉,可以放松心灵,洗涤浮尘。养眼、养神、养心,无疑,这样的经得起人们的细细品读,经得起时代的永久检验。

造化钟神秀。先生注重师法自然,注重在写生中寻找天人合一的精神,注重在创作中融会个人心性,且用文人的眼光赋予了身边平凡事物以雅致气息,《菜根香》,萝卜的红与白菜的黑形成视觉的鲜明对比,精炼的笔墨具有抽象的写意美,让日常所见的萝卜白菜在他的笔下也变得大气、秀逸,不落俗套;《东方》,仙鹤高雅地伫立于葱茏草木之间,仰视天空,身边一轮旭日冉冉升起,画面释放出一种具有中国文人气质和哲学情思的意境,极富空间感和笔墨张力。

贾先生能够自如地在师法自然中体察宇宙万物,洞察生命气象。看《北国初雪》中那仰头迎接点点雪花降临的鹤,一种生命与自然交融出的希冀之光通过鹤的眼神和姿态有了传神的表达;《萧瑟秋风》中,混沌苍穹下,一只孤独的鸟站在冰冷的大地上,身边偶有零落衰败的叶子飘落,颇有些“枯藤老树昏鸦”的韵味;《李后主词意》,还是一直孤独的鸟,立于陡峭的山石、淙淙的泉水之中,显得倔强而执拗,身边几片落红飞过,点染一片诗意。类似这样的画面,体现出画家对于生命情状的微妙捕捉,从时间、空间上的把握都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他将自我对生命现象的发现、体验、感悟融入创作,给花鸟赋予灵魂;给花鸟赋予血肉;给花鸟以令人耳目一新的动人意境;给花鸟以蓬勃挺拔的时代精神。这一点时非常难能可贵的。

贾先生曾经说过,继承传统与锐意创新要做到三个方面:首先要学习前人以生活为基础的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其次要有包容性,博采众长的目的是丰富自己;再次就是坚持诗书画一体,培养自己的艺术修养。我认为这是他的一个非常清醒的艺术追求,希望他能够守住自己的这一份坚持,守住写意精神的这一中国画的骨髓,并将它玩味出更多的时代气息,迎来自己艺术上的又一个高峰;希望他再出扛鼎之作,从而为我们今天的中国花鸟画的传承和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邵大箴 

                             2010年11月21日



借古开今 传承文脉

                刘大为

天津美院的贾宝珉教授是我国当代画坛中不可多得的一位花鸟画大家。无论在中国画的创作还是教学的领域,他都以自己数十年的身体力行,为繁荣我国花鸟画创作及教学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后来者做出了一种榜样的示范,应该说,这些年来他所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是有目共睹的。 天津的写意花鸟画有着延绵不绝的传统文脉,生长于斯的贾先生有着深厚的传统学养,他师承萧朗,孙其峰等天津写意花鸟画大家,也曾得到过包括李苦禅,叶浅予,崔子范,许麟庐,周思聪在内的多位名家的的指导。借助传统规范继续前进,攀登中国画新高峰,是近现代中国画遇到的如何继承和如何发扬传统的复杂问题。可贵的是,贾先生勤勉好学,奋力拼搏,勇于创新,擅于融会贯通,终以独特的绘画语言,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绘画风貌。他以一派洋溢着灿烂春光,生机勃勃,明媚动人的写意花鸟画赢得了专家,学者和普通观者的欢迎,成为了天津乃至全国当代花鸟画坛中的一位中坚力量。 贾宝珉先生承继传统血脉但不重复前人图式。其花鸟画作品,流淌着一种真诚的,大气而超然物外的性情,有一种盎然向上的勃勃生机,洋溢出一种和谐的大自然的生命气息。这是一种大花鸟的意识在画面上的表现。显现出画家在运用国画笔墨表现手法上的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和自信。一张一弛,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在严谨而自由的艺术技巧的调动下,单纯的画面延伸出广阔的空间,在曼妙的温柔中激荡出充满张力的生命火花。精准的艺术表现,敏锐的生活观察与生命的体察能力让他的花鸟画别开生面,耐人寻味,格调纯正而富有艺术魅力。精妙的笔墨,典雅的色彩,音乐版洒脱的线条所透散出的流动气息,形成了气韵勃发,气象正大,诗意灵动,风姿卓越的绘画风格。 可以说传统得他在从艺术道路上一开始就稳稳地站到了巨人的肩膀上,而“师造化”又使得他在自我的艺术探索过程中获得了源源不断的激情与灵感,这二者的贯通使得他的艺术创新之路走向纵深,走向极致。 在今天贾宝珉先生的艺术追求日已进入了一个烂漫的成熟阶段,他以聪慧的悟性,扎实的创作,延续了艺术传统的血脉和灵气,而且融入了数以这个时代的节奏和气象,张扬出一种诗性的生命力之美,开拓一个新时代的花鸟画风貌。在那些和谐优美的画面里可见他对现今生存状态的独到感悟,承载着他对个体生命经验的体现。无疑,这样具有坚实传统功力和古典气派的作品,能够激起人们对纯真美好境界的向往,经得起人们的细细品读,更经得起时代的永久检验。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


相关视频    

2018/1/9 10:37:33 次浏览

相关作品    
  • 大吉图 502

  • 红与黑 503

  • 春花无言亦有情 504

  • 春洒大地 505

  • 共享春色 506

  • 聆听 507

  • 相约紫藤树下 508

  • 雄视 509

  • 叶中君子 510

  • 农家 511

  • 闻声 512

  • 悟 513

  • 晓露烟波 514

  • 雄风 515

  • 幽秋 516

  • 长寿图 517

  • 春江寻梦 518

  • 安居乐业图 519

  • 春江情侣 520

  • 和谐家园 521

  • 守护 522

  • 春兰花尽秋兰开 523

  • 山秋 524

  • 书法作品 525

  • 书法作品 526

上一个:张馨月

下一个:张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