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子松,名荣伟,1971年生,江苏无锡人。画室名:养心居(谢稚柳题)。现为无锡市书画院特聘画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钱松岩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方召麐艺术研究会副会长,黄养辉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无锡市新吴区政协委员。作品近二十余次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大赛并获奖,在北京,上海,杭州,香港,无锡扬州等地办过展览,作品在《美术》,《美术报》,《国画家》等全国重要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傲是家乡人美在山水中》被香港荣智健先生、山水作品被香港总商会会长蔡冠深先生等海内外著名人士所收藏。
海纳子松,有容乃大
文|泠鱼
在江南,许子松的名气肯定比许荣伟大得多。斗胆点说可以是放眼全中国,特别在雅昌艺术中心,许子松这个年轻的画坛名流早就把许荣伟掩盖到严严实实不知去向。我想也是,至少我以前一直就只知子松而不知荣伟也。乌龙说大也不大,就如你初见他的小个子。待得熟悉,方知他的大容量,有如温和的拿破仑,唯有绘画这整个帝国才配装在他的心间。
低调温和少语,是子松的特色。他安安静静的样子让我听到了茶杯里万头攒动的嬉闹,有时想想,他是不是他天生沉稳还是内敛收性?直到看了他一卷卷的画作,我方知他的话随着水墨全部生生灌进了砚台。子松的笔墨是有语言的,这些包含着中国文人的士气和书写性的用笔,水墨的点厾、勾勒、渲染在他的笔下统统化成了小提琴和大提琴的双重奏,相互交替的墨色变化中,看似不动声色的随意,实则是经年累月的严谨,这样丰富的语言需要你在养心居的修竹下静静倾听。
《古木幽篁满清气》也好,《泰伯故里追吴风》也罢,用午后的闲暇,轻轻松松写出了湿漉漉的江南水墨。作为在野的高人韵士,子松之画,以一注冰雪之韵,写出了简远清逸的水墨风格,这是他近几年新探索的一路画风,在讲究笔墨纸张的同时,更注重画面整体气韵的渲染和表达。其实,内行人一眼便瞄到了门道,光从墨韵滋生出来的变化,就知道画技是他擅长的一方面,另一面鼻子一嗅,便嗅到到他整整一屋子的老红星宣纸陈味,你可以看出他的用心深到非常人所及,羡煞人也。
这不仅使我想起南宋陆游诗人说自己的野隐生活:“自是闲人足闲趣,本无心学野僧家。”同时也道出了子松的生活状态,安心在泰伯故里扎根,避开改革开放的大潮潜心于墨香,这猛子扎得有点深,一潜就是二十多年。把意在言外,境生象外演绎到极致。就如他把浓缩的精力和青春的初吻,自十八岁始就全部献给了六尺画案。
所以子松是一个有节操有格调,受得了寂寞耐得住灵魂的人,他静下心来走进传统,承古代先贤妙笔,取法乎上,意蕴清雅。这些从他浸淫在王蒙、石涛、倪瓒、唐寅等多样画作的心随手摹中可见一斑。特别是张大千的笔下的仕女在他这儿又重出江湖,那些融于画作中的喜、怒、哀、乐随笔端一泻千里。而我更是欣赏其近作《四大菩萨》,圆融天地间,佛象心自生。其间所描绘的纹样精细精准精妙,对于同样拾笔的画者心底的触动和汗颜已经无法表达。这说明了一个问题:认真是一种美德。而《西厢记》里崔莺莺和张生的欲迎还休跃然纸上,妙趣横生到怕是王实甫要从地下钻出来笑到豪泣。画面虽大,却值得在咪一口老酒的同时,一边听着评弹曲咿咿呀呀的久久回味把玩。作为一名中国画者能在经年累月的绘画生涯里,还保持这种意趣,这更是难能可贵。
大漫画家华君武先生对其寄语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艺术在传统上下过苦功后,就该多思考多积累多写生,画贵在创造。”如此这般,子松立马摸着他脸颊旁的几缕仙须一起进入新的探索中,墨色浸透了《岁月留声》和《心灵之约》,一扫传统中国画风丰式,用富含感情的笔墨取身边熟悉的旧物象,有传承,有创意。秉承了对民俗老物件的思想和思念。其实都是因为他喜好众多:玩老砚,喜印石,好收藏,所以,他一着调儿二十多次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展讯,并多次获得了奖项。
此凡种种,都应了一句话“功夫在画外”。海纳子松,有容乃大。希望子松的仙须再多撸撸,把江南水墨的韵致挥洒到浑然天成。